在世界体坛,有着多对“宿敌冤家”。网坛费德勒和纳达尔的对决,泳坛孙杨和朴泰桓的是是非非;乒坛张继科和王皓的“冤家路窄”....在羽坛,其实也有着很多“死对头”,他们的相爱相杀,让羽坛不再寂寞。
林丹VS李宗伟
“既生李,何生林?得一生之敌如得知己!”
林丹和李宗伟
在爱羽客小编看来,“林李之争”有点像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司马懿之争。假设魏国没有司马懿,恐怕诸葛亮早就进军中原了,而蜀国若没有诸葛亮,可能刘禅也没机会当40多年的皇帝。
林丹有点像司马懿,粮草充足,依靠国羽后备力量强大,笑到了最后;而李宗伟就像诸葛亮,独自一人苦苦支撑着颓废的大马男单,勤勤恳恳任劳任怨,却一直无法突破祁山防线(心魔)。
林丹和李宗伟
在林李的35次相遇中,林丹25胜10负。林丹完成“全满贯”,实现了奥运卫冕大业。而李宗伟4次闯进世锦赛决赛、2次进入奥运会决赛、1进亚运会决赛,成为亚军“钉子户”,好在李宗伟复出后,状态不错,有望在里约奥运夺金。
李矛VS李永波
“楚汉之争,究竟谁笑到了最后?”
李矛和李永波之间的爱恨情仇有点类似于刘邦和项羽。当年,刘邦和项羽这对结拜兄弟为了推翻秦国这一共同目标而走到一起,“鸿门宴”之后两人分道扬镳,为了江山大打出手,杀得天昏地暗、日月无光,双方都曾被双方逼得九死一生。
李矛(右)
1992年,李永波临危受命当起了国羽主教练,当时李矛是他的得力助手。但是,两个人却在人生轨道上渐行渐远……而曼谷亚运会上李矛的爱徒董炯夺冠,使得矛盾公开化。
李永波
1998年,由于亚特兰大奥运会后参赛运动员迟迟未能拿到奖金,因此在国羽内部爆发了一次“集体弹劾行动”,包括李矛在内的多名教练员于1998年3月上书有关领导,当时国家队内的教练,除李永波的昔日双打搭档田秉义外,全都在联名书上签了名。不过此后,李永波的位置并没有动摇,李矛等教练意识到地位不保,主动辞职。
1999年,李矛受邀到韩国任教,培养出了多名世界一流选手。雅典奥运会之后李矛又前往马来西亚执教,培养出的李宗伟是李矛执教生涯中最大的成就。
杨阳VS苏吉亚托
“逢杨必败,求苏吉亚托心理阴影面积”
杨阳
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,最让球迷津津乐道的,要算当时的“四大天王”了。和金庸笔下“东邪西毒、南地北丐”一样,“四大天王”各有绝学,独步羽坛!当时,杨阳战绩出色被称为“王中王”;赵剑华最后退役被称为“末代天王”;弗罗斯特从未获得世界冠军,被称为“悲情天王”;最后一位就是苏吉亚托。
四人中最早结下“瑜亮情结”的就是杨阳与苏吉亚托。苏吉亚托是林水镜的接班人,他并不太怕弗罗斯特、赵剑华两人,唯独畏惧杨阳。苏吉亚托是典型的主攻型选手,扣球相当凶狠,而杨阳则是“技巧派”顶尖选手,拉开突击能力特别强。遇到落点多变的杨阳,苏吉亚托似乎总找不到发力点,往往还未用上劲,便稀里糊涂地败下阵来。
1983年印尼公开赛,两人第一次交手。刚刚进入中国队的杨阳爆冷战胜了刚刚获得世锦赛冠军的苏吉亚托。如果说这一次的交手还没有给苏吉亚托带来太大的打击,那么1984年的汤姆斯杯决赛,就成了苏天王的梦魇。仅作为第三单打的杨阳2比0轻松战胜了印尼队头号主力苏吉亚托。
这场比赛让苏吉亚托彻底蒙上了心理阴影,此后他连续输给杨阳10次,几乎是逢杨必败。据杨阳回忆,两人交手十几次,苏吉亚托只赢过一次。
赵剑华VS弗罗斯特
“西方不败?赵剑华仗剑独步羽坛!”
弗罗斯特
另一对不能不说的“冤家”是赵剑华和弗罗斯特。弗罗斯特当年真是羽毛球界的“西方不败”,曾经保持过200场不败的记录。但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,在1984年苏格兰公开赛男单决赛,竟然会输给进入当时没有参加过任何国际大赛的赵剑华。此后,弗罗斯特连续在日本公开赛、全英公开赛决赛败在赵剑华拍下。
赵剑华
据爱羽客羽毛球网了解,赵剑华的“剑”,原来是“建设”的“建”。8岁时,赵剑华自己把“建”改成了“剑”,希望自己能够变成《林海雪原》中少剑波那样的大英雄。但是之后,他真的以羽毛球拍为剑,仗剑天涯,独步天下。
值得一提的是1985年全英公开赛,流传下来的一个有趣故事。当时弗罗斯特带了8支球拍到赛场,足见他对那场比赛的重视,而赵剑华只带了3支。结果第一局比赛赵剑华输了,更不利的是他带的3支球拍中,有2支的拍线都打断了,仅剩的一支还不是他平时惯用的。“艺高人胆大”的赵剑华就用这唯一的一支球拍连扳两局,2比1逆转战胜弗罗斯特,终结了对方全英三连冠的梦想。输球之后,弗罗斯特气得立刻收拾行李,抛下队友独自回国了。
谢杏芳VS张宁
“谢张之争,既是对手又是队友!”
谢杏芳
正如战国时期很长一段时间李,谋士苏秦和张仪,一个主张合纵六国对付秦国,一个主张“横”来瓦解六国,各有各的制敌招数一样。在中国女单队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,谢杏芳依靠实力,而张宁依靠经验撑起了中国女队的大旗,但是,她们之间的恩恩怨怨,又有多少人了解?
张宁
在2009年之前,两人一共交战22次,各胜11次。自04年奥运会之后,羽坛就出现了两强鼎立的局面,在各大国际超级赛上上演了两花争金的好戏,谢杏芳的实力,张宁的经验,两者都不能忽视。两人的“竞争”不仅存在于赛场上,也存在于在队里的地位上,虽然谢杏芳的实力毫无疑问是最强,可是张宁的心理素质及经验决定了她才是真正的领军人物。
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,33岁的张宁战胜谢杏芳夺得女单冠军。张宁赢了,她跪在球场双手捂脸失声痛哭,落败的谢杏芳面无表情的站在场边,将遗憾永远留在了赛场。颁奖典礼上,谢杏芳哭了,张宁也哭了,同样是泪水,一个是失落而苦涩的,一个却是激动而幸福的。
北京奥运之后,两人相继离开了赛场。
千元稿费等你拿,爱羽客投稿通道:tougao@aiyuke.com
爱羽客用户规范:抵制辱骂